题灵山寺行坚师院

· 许浑
西岩一径不通樵,八十持杯未觉遥。 龙在石潭闻夜雨,雁移沙渚见秋潮。 经函露湿文多暗,香印风吹字半销。 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西岩:西边的山岩。
  • 一径:一条小路。
  • 不通樵:无法通行砍柴的人。
  • 八十:指年龄。
  • 持杯:拿着酒杯。
  • 龙在石潭:龙藏身于深潭之中。
  • 沙渚:水中的小沙洲。
  • 秋潮:秋天的潮水。
  • 经函:装经书的盒子。
  • 露湿文多暗:露水使得经文变得模糊。
  • 香印:香炉上的印记。
  • 字半销:字迹已经模糊不清。
  • 东归:向东回去。
  • 南去:向南行进。
  • 越山:越过山岭。
  • 无路:没有路可走。
  • 水迢迢:水流遥远。

翻译

西边的山岩有一条小路,却无法让砍柴的人通行,八十岁的我拿着酒杯,并未觉得路途遥远。龙藏身于深潭之中,夜里听到雨声,大雁飞过沙洲,目睹秋天的潮水。装经书的盒子被露水打湿,经文变得模糊,香炉上的印记被风吹过,字迹已经模糊不清。我应该笑自己,向东回去后又向南行进,越过山岭却发现没有路可走,只有遥远的水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年迈的行者在灵山寺行坚师院的所见所感。诗中,“西岩一径不通樵”与“八十持杯未觉遥”形成对比,展现了行者的坚韧与豁达。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传达出秋夜的静谧与深远。结尾的“应笑东归又南去,越山无路水迢迢”则透露出行者对旅途的无奈与自嘲,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路途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许浑诗歌的独特魅力。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

许浑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