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崔公
我闻西汉日,四老南山幽。
长歌紫芝秀,高卧白云浮。
朝野光尘绝,榛芜年貌秋。
一朝驱驷马,连辔入龙楼。
昔遁高皇去,今从太子游。
行藏惟圣节,福祸在人谋。
卒能匡惠帝,岂不赖留侯。
事随年代远,名与图籍留。
平生钦淳德,慷慨景前修。
蚌蛤伺阴兔,蛟龙望斗牛。
无嗟异飞伏,同气幸相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紫芝(zǐ zhī):一种珍贵的菌类,古人认为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 榛芜(zhēn wú):指丛生的杂草。
- 驷马(sì mǎ):古代一辆车由四匹马拉,这里指高贵的交通工具。
- 连辔(lián pèi):指马缰绳相连,比喻同行或共同行动。
- 龙楼(lóng lóu):指皇宫或高贵的居所。
- 行藏(xíng cáng):指出仕和隐退,这里指人的行为和处世态度。
- 图籍(tú jí):指历史记载或官方文献。
- 蚌蛤(bàng há):指蚌和蛤蜊,这里比喻隐藏的宝物或人才。
- 斗牛(dòu niú):指天上的斗宿和牛宿,这里比喻高远的志向。
翻译
我听说在西汉时期,有四位贤人在南山幽静之地隐居。他们长歌赞美紫芝的秀美,高卧在白云之上。朝野间的繁华与他们无关,他们如同丛生的杂草,年貌已秋。然而,一旦他们驱使驷马,便会连辔进入龙楼。他们曾追随高皇帝离去,如今又随太子游历。他们的行为和处世态度完全遵循圣人的节操,福祸则在于人的谋划。他们最终能辅佐惠帝,难道不是依赖留侯的智慧吗?这些事迹随着年代的久远而变得模糊,但他们的名字却永远留在了历史记载中。我一生钦佩这种淳朴的德行,慷慨地景仰前人的修为。蚌蛤等待着阴兔,蛟龙望着斗牛,它们虽然不同,但同气相求,希望我们也能如此。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西汉四老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紫芝”、“白云”等意象描绘了隐士的高洁与超脱,而“驷马”、“龙楼”则暗示了他们虽隐居却仍有关心国家大事的情怀。最后,作者以“蚌蛤”、“蛟龙”为喻,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期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情怀和道德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