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日自西午桥至瓜岩村有怀

· 张继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鸣玉惭时辈,垂丝学老翁。 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晚霁(jì):傍晚雨停后天气放晴。
  • 龙门: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南,古称伊阙,隋炀帝都洛阳,以伊阙为天门,即龙门。
  • 汝穴:指汝河的河口,汝河在今河南省境内。
  • 官路:官道,官方修建的道路。
  • 毁垣:倒塌的墙。
  • 鸣玉:古代官员佩戴的玉饰,行走时发出声响,这里指身居官职。
  • 垂丝:指老年人,因老年人多有下垂的胡须。
  • 惆怅:伤感,失意。

翻译

傍晚时分,龙门一带的雨停了,天气放晴,汝河河口吹来了春天的风。鸟儿在静谧的官道上啼叫,花儿在倒塌的墙边盛开,却无人欣赏。我身居官职,却感到惭愧,不如那些老者悠闲自在。旧时的游伴已不见踪影,我在洛阳城东感到无比的惆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清明日独自游历至瓜岩村的所见所感。诗中,“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以自然景象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后句“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则通过对比鸟鸣与官路的静谧、花儿的盛开与墙垣的破败,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与现实的落寞。结尾的“旧游人不见,惆怅洛城东”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旧日游伴的思念及对逝去时光的无限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变迁的深刻感悟。

张继

张继,字懿孙,汉族,襄州人(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诗人,他的生平不甚可知。据诸家记录,仅知他是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的进士。大历中,以检校祠部员外郎为洪州(今江西南昌市)盐铁判官。他的诗爽朗激越,不事雕琢,比兴幽深,事理双切,对后世颇有影响。但可惜流传下来的不到50首,最著名的诗是《枫桥夜泊》。 ► 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