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

· 张祜
星汉夜牢牢,深帘调更高。 乱流公莫度,沉骨妪空嘷。 向月轻轮甲,迎风重纫绦。 不堪闻别引,沧海恨波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箜篌(kōng hóu):古代一种弦乐器,类似于竖琴。
  • 星汉:银河。
  • 乱流:指水流湍急,难以渡过。
  • 沉骨妪:沉入水中的老妇人。
  • (háo):同“嚎”,大声哭叫。
  • 轻轮甲:轻轻地拨动箜篌的弦。
  • 纫绦(rèn tāo):系紧丝带,这里指调整箜篌的弦。
  • 沧海:大海。
  • 恨波涛:对波涛的怨恨,比喻内心的痛苦和不满。

翻译

银河在夜空中显得格外明亮,深帘后的箜篌声调更加高昂。 湍急的水流让人难以渡过,沉入水中的老妇人空自嚎哭。 对着月光轻轻拨动箜篌的弦,迎着风重新调整弦的紧度。 不忍心听到离别的曲调,大海的波涛激起了无尽的怨恨。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箜篌的音乐,描绘了一个深沉而悲凉的夜晚。诗中“星汉夜牢牢”与“深帘调更高”形成对比,既展现了夜空的宁静,又突出了箜篌音乐的激昂。后两句通过“乱流”与“沉骨妪”的意象,加深了诗的悲怆氛围。结尾的“不堪闻别引,沧海恨波涛”则抒发了诗人对离别之痛的深切感受,以及对生活波折的无奈和怨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苦难的深刻体验。

张祜

张祜

张祜(生卒年不详),字承吉,邢台清河(一说山东德州)人,唐代诗人。出生在清河张氏望族,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 5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