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圣朝:指当时的唐朝,意为圣明的朝代。
- 大司空:古代官职名,这里指裴司空。
- 元和:唐宪宗的年号,这里指元和年间。
- 拥节:持节,古代使臣出使时所持的符节,这里指裴司空出使。
- 汉水:河流名,位于中国中部。
- 舜城:指京城,古代传说舜帝所建之城。
- 向老:指年老。
- 登科: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
- 丞相府:指丞相的官邸,这里象征着权力的中心。
- 江边杨柳:江边的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或时光的流逝。
- 秋风:秋天的风,常带有萧瑟、凄凉的意味。
翻译
在这个圣明的朝代,人们特别重视大司空裴公,他被誉为元和年间的第一功臣。他手持符节,高临汉水之上,题写的诗篇远传至京城之中。我们都惊讶于多年未见,已至老境,更回忆起当年一同登科的旧日时光。谁不盼望回到丞相府,而今江边的杨柳又随秋风摇曳,增添了几分凄凉。
赏析
这首诗是张籍对裴司空的赞颂与怀念。诗中,“圣朝偏重大司空”一句,直接表达了对裴司空在朝中的重要地位和功绩的认可。通过“拥节高临汉水上,题诗远入舜城中”,诗人描绘了裴司空出使的威严与诗才的远播。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与裴司空多年未见的感慨,以及对共同登科的往事的回忆。结尾的“江边杨柳又秋风”则巧妙地以景结情,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离别之情的哀愁。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往昔岁月的无限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