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

· 许浑
一钵事南宗,僧仪称病容。 曹溪花里别,萧寺竹前逢。 烛影深寒殿,经声彻曙钟。 欲斋檐睡鸽,初定壁吟蛩。 诗继休遗韵,书传永逸踪。 艺多人誉洽,机绝道情浓。 汲涧瓶沈藻,眠阶锡挂松。 云鸣新放鹤,池卧旧降龙。 露茗山厨焙,霜粳野碓舂。 梵文明处译,禅衲暖时缝。 层塔题应遍,飞轩步不慵。 绣梁交薜荔,画井倒芙蓉。 翠户垂旗网,朱窗列剑锋。 寒风金磬远,晴雪玉楼重。 妙理三乘达,清才万象供。 山高横睥睨,滩浅聚艨艟。 微雾苍平楚,残晖淡远峰。 林疏霜摵摵,波静月溶溶。 剑出因雷焕,琴全遇蔡邕。 西方知有社,支许合相从。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bō):僧人用的饭碗,这里指代僧侣生活。
  • 曹溪:地名,位于广东省,禅宗六祖慧能的道场。
  • 萧寺:指佛寺,因南朝梁武帝萧衍崇佛而得名。
  • 彻曙:直到天亮。
  • :斋戒,指佛教中的清净饮食。
  • (qióng):蟋蟀。
  • 休遗韵:指前人的诗韵。
  • 机绝:指禅机深奥,难以言传。
  • 道情:指修道者的心境。
  • 瓶沈藻:指汲水的瓶子沉在水中,藻类生长。
  • 锡挂松:指僧人的锡杖挂在松树上。
  • 露茗:露水沾湿的茶叶。
  • 霜粳:霜降后的稻米。
  • 碓舂:用碓(一种舂米的工具)舂米。
  • 禅衲:僧衣,指僧侣。
  • 飞轩:指高大的楼阁。
  • 薜荔:一种植物,常用于装饰。
  • 芙蓉:荷花。
  • 睥睨(pì nì):斜视,这里指山峰高耸。
  • 艨艟(méng chōng):古代战船。
  • 摵摵(shè shè):落叶声。
  • 溶溶:水流动的样子。
  • 雷焕:古代传说中的宝剑名。
  • 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
  • :指佛教的社团。
  • 支许:指支遁和许询,两位东晋时期的著名僧人。

翻译

一位僧人追随南宗,僧仪中显露出病容。在曹溪的花丛中告别,在萧寺的竹林前相遇。深寒的殿中烛影摇曳,经声伴随着晨钟直到天明。想要斋戒时,屋檐下的鸽子正在睡觉,刚刚静定下来,墙壁上的蟋蟀开始吟唱。诗句继承了前人的遗韵,书信传递了永远的踪迹。技艺多而受人赞誉,禅机深奥,道心浓烈。汲水的瓶子沉在水中,藻类生长,僧人的锡杖挂在松树上。云中鸣叫的是新放的鹤,池中卧着的是旧时降服的龙。山厨中焙制的露水茶叶,野碓中舂制的霜后稻米。梵文在明亮处被翻译,禅衣在温暖时被缝制。高塔上题满了诗句,高大的楼阁中步履不慢。绣梁上交织着薜荔,画井中倒映着芙蓉。翠绿的门户垂挂着旗网,红色的窗前排列着剑锋。寒风中金磬声远,晴雪中玉楼重重。妙理通达三乘,清才供奉万象。山高耸立,滩浅聚集着战船。微雾笼罩着苍茫的平楚,残晖淡淡地照在远峰上。林中霜叶落下,波静月溶溶。宝剑因雷焕而出名,琴因蔡邕而完整。西方知道有佛教社团,支遁和许询应该会相从。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在宣城开元寺与元孚上人的相遇,通过对僧人生活、自然景物和佛教文化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深厚的禅意和诗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曹溪花里别”、“萧寺竹前逢”等,表达了诗人对禅宗文化的敬仰和对自然美的感悟。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佛教哲理的深刻理解和诗艺的高超。

许浑

许浑

许浑,生卒年不详,字用晦(一作仲晦),唐代诗人,润州(今江苏镇江)人。晚唐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七五律尤佳,唯诗中多描写水、雨之景,后人拟之与诗圣杜甫齐名,并以“许浑千首湿,杜甫一生愁”评价之。代表作有《咸阳城东楼》。 ► 51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