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怀

· 张蠙
不将高盖竟烟尘,自向蓬茅认此身。 唐祖本来成大业,岂非姚宋是平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高盖:高大的车盖,指高官显贵。
  • 烟尘:比喻战乱。
  • 蓬茅:指简陋的住所。
  • 唐祖:指唐太宗李世民。
  • 姚宋:指唐朝初期的两位著名宰相姚崇和宋璟。
  • 平人:普通人。

翻译

我不愿乘坐高大的车盖去追逐烟尘般的战乱,宁愿归隐于简陋的蓬茅之中,寻找自己的生活。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能成就大业,难道不是因为有了像姚崇和宋璟这样的杰出人才,而非仅仅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张蠙对于功名利禄的超然态度,以及对于历史英雄人物的敬仰。诗中,“不将高盖竟烟尘”一句,既体现了诗人不愿参与纷争的清高,也暗含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后两句则通过对唐太宗和姚宋的提及,强调了杰出人才在历史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自身才华的自信和对历史贡献的渴望。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远大的志向。

张蠙

张蠙,生卒年不详,字象文,清河(今属河北)人。成通中,屡举进士不第,与许裳、张乔等合称“咸通十哲”。乾宁二年(895),登进士第,授校书郎。历栎阳尉、犀浦令。王建称帝,拜膳部员外郎,为金堂令。后主王衍游大慈寺,见蠙壁间题诗,甚爱赏之,欲召掌制诰,为宦官朱光嗣所阻。有《张蠙诗集》二卷,已佚。《全唐诗》存诗一卷。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