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家后次飞狐西即事

· 马戴
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 去国频回首,方秋不在家。 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 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亲爱:亲近喜爱的人。
  • 去国:离开自己的国家或家乡。
  • 鸣蛩:鸣叫的蟋蟀,蛩(qióng)。
  • 塞路:边塞的道路。
  • 冷雁:迁徙的雁群,因迁徙时天气已冷,故称冷雁。
  • 龙沙:泛指塞外沙漠之地。
  • 桑乾曲:桑乾河的弯曲处,桑乾河是古代河流名,流经今河北和北京一带。
  • 荻花:荻草的花,荻(dí)。

翻译

远行归来,却要在此与亲人分别,从此天涯相隔。 离开故国,频频回首,正是秋天,却不在家中。 蟋蟀在边塞的道路上鸣叫,冷雁背对着沙漠飞翔。 向西行至桑乾河的弯曲处,水中沙洲上可见荻花飘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后的旅途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亲人的深深思念。诗中“远归从此别,亲爱失天涯”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无奈。后文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如“鸣蛩闻塞路,冷雁背龙沙”,进一步以景生情,增强了离愁别绪的氛围。最后“西次桑乾曲,洲中见荻花”则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秋日旅途的静谧画面,寄托了诗人对家乡的无限眷恋。

马戴

马戴

马戴,字虞臣,定州曲阳(今河北省曲阳县)人。晚唐诗人、官员。早年屡试不第,武宗会昌四年(844年)始中进士,同榜有项斯、赵嘏。大中元年(847年),太原李司空辟掌书记,后以正言被斥为龙阳(今湖南省汉寿县)尉。终太学博士。曾隐居华山,并遨游边关。咸通年间,应辟佐大同军幕府,与贾岛、许棠相唱答。咸通七年(867年),擢拔为国子、太常博士。工于诗,叶矫然称:“晚唐之马戴,盛唐之摩诘也。”杨慎称其《楚江怀古》“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一联,谓“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纪昀认为“晚唐诗人,马戴骨格最高”。咸通九年(869年),病卒于太常博士任上。有《会昌进士诗集》1卷,《补遗》1卷。 ► 1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