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阴偶作寄定山

浩浩川流疾,冥冥岭树阴。 共怜春错莫,更觉老侵寻。 宿雨衰花气,朝阳绝鸟吟。 谁能尽天道,俛仰此怀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浩浩:形容水势盛大。
  • 川流:河流。
  • 冥冥:形容天色昏暗或景象模糊。
  • 岭树:山岭上的树木。
  • 错莫:交错而繁茂。
  • 侵寻:逐渐逼近。
  • 宿雨:昨夜的雨。
  • 衰花:凋谢的花。
  • 绝鸟吟:鸟儿停止了鸣叫。
  • 俛仰:低头和抬头,比喻时间的短暂。
  • 天道:自然的规律。

翻译

春日的阴霾中,我偶然写下这首诗,寄给定山。

浩荡的河水奔流不息,山岭上的树木在昏暗中投下阴影。 我们共同怜爱这春光交错而繁茂,更感受到年老的脚步逐渐逼近。 昨夜的雨水让花儿的气息变得衰弱,朝阳升起,鸟儿却停止了鸣叫。 谁能完全理解自然的规律,我在这短暂的低头抬头间,对此感慨万分。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日阴霾中的景象,通过“浩浩川流”与“冥冥岭树”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壮阔与生命的脆弱。诗中“错莫”与“侵寻”巧妙地表达了春光的繁茂与老去的无奈,而“宿雨衰花气”与“朝阳绝鸟吟”则进一步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的哀愁。结尾的“谁能尽天道,俛仰此怀深”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沉思与感慨。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