琼台胜览送江右蒋举人还乡

· 陈繗
有客飘然不世尘,青云洞府赏芳春。 桂花香里声名旧,池草吟边风景新。 为吊苏胡遗宦迹,却怜赵宋谪贤人。 那堪怀古悲穷达,委质须为骨鲠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琼台:指仙境中的楼台,这里比喻美好的地方。
  • 江右:古代地理概念,指长江下游以西地区,今多指江西省。
  • 飘然:形容举止轻盈、超脱。
  • 不世尘:不沾染世俗尘埃,比喻超凡脱俗。
  • 青云洞府:比喻高远的隐居之地或仙境。
  • 桂花香:桂花香气,常用来象征秋天的美好。
  • 池草吟:在池边吟诗,形容文人的雅致。
  • 苏胡遗宦迹:指苏胡(可能是指苏轼)留下的官场事迹。
  • 赵宋谪贤人:指宋代被贬谪的贤人,如苏轼等。
  • 怀古:怀念古代的人和事。
  • 穷达:贫穷与显达,指人生的起伏变化。
  • 委质:指归顺、效忠。
  • 骨鲠臣:比喻忠诚正直的臣子。

翻译

有一位客人举止轻盈,超脱世俗,他在仙境般的青云洞府中欣赏着美好的春天。在桂花的香气中,他的名声早已远扬;在池边吟诗时,眼前的风景显得格外新鲜。他为了凭吊苏胡留下的官场事迹,又感慨赵宋时期被贬谪的贤人。在怀古之中,他不禁感叹人生的起伏变化,决心要成为一位忠诚正直的臣子。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超凡脱俗的客人,在仙境般的环境中欣赏春光,同时表达了对古代贤人的怀念和对忠诚正直品质的追求。诗中运用了桂花香、池草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高雅脱俗的氛围。通过对苏胡遗宦迹和赵宋谪贤人的提及,诗人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和对人生起伏的感慨。最后,诗人以成为骨鲠臣的决心,展现了对忠诚正直品质的坚定追求。

陈繗

陈繗,琼山人。明孝宗弘治六年(一四九三年)进士,翰林院检讨。有《唾馀集》。事见清道光《广东通志》卷六八。陈繗诗,以民国二十四年海南书局印《海南丛书》第五集《唾馀集》为底本。 ► 26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