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心和尚一朝弃诸生披剃,书此赠

染蓝为坏色,裁巾作僧帽。 我狂正未醒,汝魔初然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染蓝:用蓝色染料将布料染色。
  • 坏色:指僧袍的颜色,通常是不鲜艳的,以示谦逊。
  • 裁巾:剪裁布巾。
  • 僧帽:僧人戴的帽子。
  • 我狂:我自己的狂放不羁。
  • 汝魔:你心中的烦恼或迷惑。
  • 初然觉:刚开始觉醒。

翻译

将布料染成蓝色,作为僧袍的朴素颜色,剪裁布巾制作成僧帽。我自己的狂放不羁尚未清醒,而你心中的烦恼或迷惑刚开始觉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从世俗生活转向僧侣生活的转变。通过“染蓝为坏色,裁巾作僧帽”的描写,展现了从尘世到出家的物质准备。后两句“我狂正未醒,汝魔初然觉”则深刻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和对方精神状态的反思,显示了从迷茫到觉醒的心路历程。整体上,诗歌简洁而富有哲理,反映了明代文人对于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