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李洞诗

才子如君剧苦寒,青衫垂老忆长安。 奇愁酝酿千篇险,褊性支吾半世难。 五字赠僧尤峭拔,孤魂吊月应辛酸。 只馀身后遗编在,世上谁人洗眼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非常,极其。
  • 青衫:古代低级官员或文人的服饰,此处指作者自己。
  • 垂老:接近老年。
  • 长安:古代中国的首都,此处指代京城。
  • 奇愁:异常的忧愁。
  • 酝酿:逐渐形成。
  • 褊性:性格狭隘,不易相处。
  • 支吾:应付,处理。
  • 峭拔:形容诗文风格高峻,不凡。
  • 孤魂:孤独的灵魂。
  • 吊月:对着月亮表达哀思。
  • 遗编:遗留下来的著作。
  • 洗眼:仔细阅读,欣赏。

翻译

才子如你,一生极其苦寒,穿着青衫直到老年,回忆起在长安的日子。你那异常的忧愁酝酿出了千篇风格险峻的诗作,性格狭隘使你半生难以应付世事。你赠给僧人的五言诗尤为高峻不凡,孤独的灵魂对着月亮表达哀思,必定是辛酸的。只剩下你身后遗留下来的著作,在这世上,又有谁会仔细阅读,欣赏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对李洞才华的赞赏与对其命运的同情。诗中,“剧苦寒”、“奇愁酝酿”等词句深刻描绘了李洞一生的艰辛与忧愁,而“褊性支吾”则反映了其性格上的局限。末句“世上谁人洗眼看”更是对李洞身后名声的担忧,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怀念与不公的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袁宗道对李洞的深厚情谊及其对文学才华的珍视。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