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张东所元旦见寄

未到朱陵古洞门,一封先荷沈公恩。 睡穷残腊还忧病,吟倚东风欲断魂。 紫盖不知谁是主,青天无尽鸟空鶱。 山人只合山中老,一岁桃花种一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次韵:依照别人诗作的原韵去作诗。
  • 朱陵古洞: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指某个古老的洞穴或景点。
  • 一封:一封信。
  • 沈公恩:对沈姓人的尊称,可能是指给予作者帮助或恩惠的人。
  • 残腊:农历年底,即年末。
  • 吟倚:吟诗时依靠着某物,形容沉思或忧愁的样子。
  • 紫盖:紫色的华盖,古代帝王或贵族所用的华盖,这里可能指权贵或统治者。
  • 青天无尽:形容天空辽阔无边。
  • 鸟空鶱(xiān):鸟儿在空中飞翔。鶱,鸟飞的样子。
  • 山人:隐居山中的人,这里指作者自己。
  • :应该。

翻译

尚未踏入朱陵古洞的门扉,一封书信已先承载了沈公的恩情。 在年末的残余时光里,我忧虑着疾病,倚着春风吟诗,心魂欲断。 紫色的华盖下,不知谁是真正的统治者,无尽的青天上,鸟儿自由飞翔。 作为山中的隐士,我只应在山中老去,每年种下一棵桃花,见证岁月的流转。

赏析

这首诗是陈献章对张东所元旦见寄诗的和诗,表达了自己隐居山中的心境和对世事的感慨。诗中“朱陵古洞”与“紫盖”“青天”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尘世的隐逸世界。通过“一封先荷沈公恩”和“睡穷残腊还忧病”等句,透露出作者对友人的感激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忧虑。末句“山人只合山中老,一岁桃花种一根”则体现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自然的热爱,表达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