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黄太守见访时当考绩入京

端阳春好是公开,公莫朝天不放回。 肯来嘉会留一日,更傍梅花劝几杯。 踏歌渔父江边醉,吹篴仙童海上来。 问我拥旌何处客,画船撑月此徘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阳:即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公开:指黄太守,即黄姓的太守。
  • 朝天:指上京朝见皇帝。
  • 嘉会:美好的聚会。
  • 踏歌:一种边走边唱的歌舞形式。
  • 吹篴:吹笛,篴(dí)即笛子。
  • 仙童:传说中跟随仙人的童子。
  • 拥旌:手持旌旗,指官员或使者的仪仗。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
  • 撑月:形容船只行驶在月光下。

翻译

端阳佳节,春光正好,黄太守即将启程上京朝见皇帝。我不希望您匆匆离去,希望您能在这次美好的聚会中多留一日。我们可以一起赏梅,我还会劝您多喝几杯美酒。江边有渔夫踏歌而醉,海上来了一位吹笛的仙童。我是那位手持旌旗的客人,正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船,在月光下徘徊。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端阳佳节的美好景象和期待黄太守留下的情感。诗中通过“踏歌渔父”和“吹篴仙童”的描绘,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和神秘色彩。结尾处的“画船撑月此徘徊”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黄太守的留恋之情,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