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答老

周闻天道与天人,道法自然天乃纯。 纯粹而精君子身,及于神圣至于真。 以天为车道为轮,道反为楫天为津。 人间物象久如尘,二气方心一寸匀。 凿混沌窍未一旬,秋冬意尽始还春。 亦由古富令今贫,古人备美今莫臻。 百家耳目难终沦,众技舒头几叹呻。 墨道虽觳近乎仁,生勤死薄遗果因。 其馀强聒人不亲,冷汰于物物未均。 生人之理入死伦,情欲虽浅天机礥。 遂使多方异舌唇,卵毛丁尾变山轮。 风雨雷霆日怪新,虽驱物类岂大臣。 吾闻其说而心疢,卮言寓言偶一引。 芒乎昧乎未之尽,将由清寂询关尹。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周闻:周朝的传闻。
  • 天道:自然界的规律。
  • 天人:指人与自然的关系。
  • 道法自然:道遵循自然的法则。
  • 纯粹而精:纯净而精炼。
  • 君子身:君子的品质。
  • 神圣至于真:从神圣到真实。
  • 以天为车道为轮:比喻天道如同车,道如同车轮。
  • 道反为楫天为津:道成为划船的桨,天成为渡口。
  • 二气方心一寸匀:阴阳二气在心中调和。
  • 凿混沌窍未一旬:比喻开创新事物不久。
  • 秋冬意尽始还春:比喻经历困难后重新开始。
  • 古富令今贫:古代富饶,现代贫瘠。
  • 古人备美今莫臻:古人完美,现代难以达到。
  • 百家耳目难终沦:百家学说难以被埋没。
  • 众技舒头几叹呻:各种技艺令人赞叹。
  • 墨道虽觳近乎仁:墨家的道虽然简朴,但接近仁。
  • 生勤死薄遗果因:生活勤劳,死后留下因果。
  • 强聒人不亲:强行说服人不亲近。
  • 冷汰于物物未均:冷漠淘汰,事物未能平衡。
  • 生人之理入死伦:生活的道理融入死亡的秩序。
  • 情欲虽浅天机礥:情感欲望虽浅,但天机深奥。
  • 遂使多方异舌唇:导致各种不同的言论。
  • 卵毛丁尾变山轮:比喻事物的变化无常。
  • 风雨雷霆日怪新:风雨雷霆每天都有新奇。
  • 虽驱物类岂大臣:虽然驱动物体,但不是大臣的职责。
  • 吾闻其说而心疢:我听到这些说法感到心痛。
  • 卮言寓言偶一引:偶尔引用一些寓言。
  • 芒乎昧乎未之尽:模糊不清,未完全理解。
  • 将由清寂询关尹:将通过清静询问关尹。

翻译

周朝的传闻涉及天道与天人,道遵循自然的法则,天因此纯净。这种纯净精炼的品质属于君子,从神圣到真实。天道如同车,道如同车轮,道成为划船的桨,天成为渡口。人间的物象已经久远如尘,阴阳二气在心中调和。开创新事物不久,经历困难后重新开始。古代富饶,现代贫瘠,古人完美,现代难以达到。百家学说难以被埋没,各种技艺令人赞叹。墨家的道虽然简朴,但接近仁,生活勤劳,死后留下因果。强行说服人不亲近,冷漠淘汰,事物未能平衡。生活的道理融入死亡的秩序,情感欲望虽浅,但天机深奥。导致各种不同的言论,事物的变化无常。风雨雷霆每天都有新奇,虽然驱动物体,但不是大臣的职责。我听到这些说法感到心痛,偶尔引用一些寓言。模糊不清,未完全理解,将通过清静询问关尹。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周朝传闻的回顾,探讨了天道、天人、道法自然等哲学概念,以及古今对比、百家学说、墨家思想等内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以天为车道为轮”、“道反为楫天为津”,形象地表达了天道与道的关系。同时,诗人对古今的变迁、人性的探讨以及对未来的期待,都透露出深邃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