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风雨思古漫怀

寒食潇潇想介推,君荣何故使身萎。 贪天耻见终须怨,旌地如闻更足悲。 三复龙蛇阴雨动,千年神鬼黑风吹。 棉山草树今非古,满目残春忆旧枝。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在清明节前一天,有禁火冷食的习俗。
  • 潇潇:形容风雨声。
  • 介推:即介子推,春秋时期晋国隐士,因不愿出仕而被焚于绵山。
  • 君荣:指君王的荣耀。
  • 身萎:身体衰弱或死亡。
  • 贪天:贪图天命,指野心勃勃。
  • 旌地:旌表之地,指被表彰的地方。
  • 三复:反复三次,表示强调。
  • 龙蛇:比喻隐逸或不凡的人物。
  • 阴雨动:指在阴雨中活动,暗喻隐秘或不为人知的事情。
  • 神鬼:指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秘莫测的事物。
  • 黑风吹:形容风势强劲且带有不祥之感。
  • 棉山:即绵山,介子推被焚之地。
  • 残春:春天的末尾,指春天即将过去。
  • 旧枝:指过去的景象或记忆。

翻译

在寒食节的风雨中,我想起了介子推,君王的荣耀为何让他的身体凋零。贪图天命的耻辱终将招致怨恨,被表彰的地方似乎更添悲伤。反复思考,像龙蛇在阴雨中活动,千年的神鬼被黑风吹动。绵山的草木已非古时的模样,满眼是春天即将逝去的景象,让我怀念起过去的枝条。

赏析

这首作品在寒食节的风雨背景下,通过对介子推的怀念,表达了对权力与荣耀的深刻反思。诗中“贪天耻见终须怨”一句,直指贪图权力的危险与耻辱,而“旌地如闻更足悲”则进一步以被表彰之地为象征,暗示了荣耀背后的悲哀。后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历史的变迁与人事的无常,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感慨。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丰富,展现了诗人对历史与现实的深刻洞察。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