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一事

百年一中许谁论,苦值三春不系跟。 水鸟何心仍择木,林猿失步反居樊。 风云腐尽天无路,雷雨冥时帝阖阍。 若令鸿初知此意,悔教白日有黄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百年一中:指百年中的一个重要时刻。
  • 许谁论:允许谁来评论。
  • 苦值三春:苦于正值春天。
  • 不系跟:没有固定的归宿。
  • 水鸟何心:水鸟有何心思。
  • 仍择木:仍然选择树木栖息。
  • 林猿失步:林中的猿猴失去了步调。
  • 反居樊:反而被困在篱笆中。
  • 风云腐尽:风云变幻,最终消逝。
  • 天无路:天空没有出路。
  • 雷雨冥时:雷雨交加的昏暗时刻。
  • 帝阖阍:天帝的门户关闭。
  • 若令鸿初知此意:如果让鸿雁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意思。
  • 悔教白日有黄昏:后悔让白日有黄昏。

翻译

百年中的一个重要时刻,允许谁来评论呢?苦于正值春天,却没有固定的归宿。水鸟有何心思,仍然选择树木栖息;林中的猿猴失去了步调,反而被困在篱笆中。风云变幻,最终消逝,天空没有出路;雷雨交加的昏暗时刻,天帝的门户关闭。如果让鸿雁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意思,后悔让白日有黄昏。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百年一中”与“苦值三春”形成对比,突出了时间的短暂与人生的无奈。水鸟择木、林猿失步的意象,进一步以动物的无常来隐喻人生的困境。最后两句则抒发了对命运无法预知的遗憾,以及对光明与黑暗交替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