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性存将归鹤沙以诗见别次韵

· 袁凯
十年避地谁知我,此日看君自可人。 空谷正思驹皎皎,清溪还度石磷磷。 韩公住处皆荒服,区册归时及早春。 闻道沙边风俗好,老夫东望欲为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避地:指隐居或避世的地方。
  • 可人:令人满意,讨人喜欢。
  • 空谷:空旷幽深的山谷,常指贤者隐居的地方。
  • 驹皎皎:形容小马驹洁白明亮,比喻年轻才俊。
  • 清溪:清澈的溪流。
  • 石磷磷:形容石头多而突出,磷磷,形容石头或水、冰块等明净鲜明。
  • 荒服:指边远地区。
  • 区册:区域划分,这里指归乡的时节。
  • 沙边:指鹤沙,地名。
  • 风俗好:指当地的风俗习惯良好。

翻译

十年来我隐居避世,有谁知道我的存在,今天看到你,觉得你真是令人满意。空旷的山谷正思念着那洁白明亮的小马驹,清澈的溪流依旧流过那多而突出的石头。韩公居住的地方都是边远之地,而你归乡的时候正是早春。听说鹤沙那边的风俗很好,我这老者向东望去,也想要成为那里的邻居。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同时也流露出自己对隐居生活的感慨和对远方风俗的向往。诗中运用了“空谷”、“清溪”等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远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高洁的情操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通过对“驹皎皎”、“石磷磷”等生动描绘,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和感染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丰富的人生感悟。

袁凯

袁凯

袁凯,生卒年不详,字景文,号海叟,明初诗人,以《白燕》一诗负盛名,人称袁白燕。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任监察御史,后因事为朱元璋所不满,伪装疯癫,以病免职回家,终“以寿终”。著有《海叟集》四卷。 ► 28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