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木犀未开

菊来栗里何须酒,梅到孤山不欠诗。 老去未甘诗酒废,木犀其那放花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九日:指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 木犀:即桂花,因其花瓣小而密集,香气浓郁,常在秋季开放。
  • 栗里:地名,指栗树下的村庄,这里泛指田园生活。
  • 孤山:山名,位于杭州西湖,因林逋隐居于此而著名。
  • 其那:如何,怎样。

翻译

在重阳节这天,桂花还未开放。菊花已经盛开在栗树下的田园,何须再饮酒来增添情趣;梅花若能开在孤山,便不缺诗意的陪伴。年老的我,仍不愿放弃诗酒之乐,只是桂花啊,你为何迟迟不开花呢?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对诗酒生活的留恋。诗中通过菊花与桂花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不同花卉的情感寄托。菊花在栗里盛开,象征着田园的宁静与自足,而桂花的迟迟不开,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期待。诗人在晚年依然保持着对诗酒的热爱,体现了其不减的生活情趣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