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长说诗忽闻有谈方伯华容刘先生德政者因用韵以示
皇皇孔孟老于行,公履何阶是不轻。
万有乾坤浑欲动,一波沧海莫令生。
闭门想见衡山大,照眼遥分楚水清。
肯为苍生留不去,三年方岳岂无成。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皇皇:形容盛大、庄严的样子。
- 孔孟:指孔子和孟子,古代儒家学派的两位重要代表人物。
- 老于行:指在实践中经验丰富,老练。
- 公履:指公正的行为或履行的职责。
- 何阶:何等地位或阶段。
- 不轻:不轻易,不简单。
- 万有:指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 乾坤:指天地,也泛指整个宇宙。
- 浑欲动:仿佛将要动摇,形容局势或状态不稳定。
- 一波:指微小的波澜或变动。
- 沧海:大海,比喻广大无边。
- 莫令生:不要让它发生。
- 闭门:指隐居或不问世事。
- 衡山:中国五岳之一,位于湖南省。
- 照眼:映入眼帘,形容景象清晰可见。
- 楚水:指楚地的河流,这里特指湘江。
- 苍生:指百姓,人民。
- 三年方岳:指担任地方官三年的时间。
- 岂无成:难道没有成就。
翻译
孔子和孟子以其庄严的学问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的行为和教导何等重要。宇宙间的一切仿佛都在动摇,我们不应让任何微小的波澜在大海中产生。我闭门不出,心中却能想象到衡山的壮丽,眼前清晰地映出楚水的清澈。如果能够为了百姓而留下来,那么三年的地方官职难道会没有成就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孔子和孟子的赞颂,表达了对道德和政治责任的重视。诗中“万有乾坤浑欲动”一句,既描绘了宇宙的浩瀚与动荡,也隐喻了社会的不稳定。后文通过衡山和楚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清廉政治的渴望。最后两句则直接表达了对为民服务的决心和对政治成就的自信。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体现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