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人言某池荷花之盛虽不能至心窃往之

芳芳相竞满幽池,洒露凝烟百艳迷。 风散萍开菱镜出,美人相对晓妆齐。 旭日初临光倒送,愁红倚碧看疑梦。 含思伫立更摇情,洛浦微波纤袜动。 遂使云霞共蔚蒸,酡颜当午醉薰凌。 惊香叹色人徒尔,宜夏伤秋此独能。 清姿丽质果何如,由来外矗本中虚。 不是居污终不污,谁许冰心一片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幽池:幽静的池塘。
  • 洒露:露水洒落。
  • 凝烟:烟雾凝聚。
  • 菱镜:比喻水面,因其平滑如镜。
  • 晓妆:早晨的妆容。
  • 旭日:初升的太阳。
  • 愁红:指荷花,因其颜色鲜艳而带有忧郁之感。
  • 洛浦:洛水之滨,这里指水边。
  • 微波:微小的波纹。
  • 纤袜:细小的脚步。
  • 蔚蒸:云雾缭绕的样子。
  • 酡颜:酒后脸上泛起的红晕。
  • 薰凌:香气袭人。
  • 惊香叹色:惊叹于花的香气和颜色。
  • 宜夏伤秋:适合夏天,却让人在秋天感到伤感。
  • 外矗:外表挺拔。
  • 中虚:内心空灵。
  • 居污:处于污浊之中。
  • 冰心:纯洁的心灵。

翻译

芬芳的花朵竞相开放,充满了幽静的池塘,露水洒落,烟雾凝聚,百种艳丽的花朵令人迷醉。风吹散了浮萍,水面如菱镜般清晰,美人们相对而立,早晨的妆容整齐。初升的太阳照耀下,光线倒映,忧郁的红色荷花与碧绿的水面相映,看起来仿佛梦境。含情脉脉地站立,更添摇曳生姿,洛水之滨,微小的波纹随着细小的脚步轻轻摇动。

于是云雾缭绕,正午时分,醉人的香气袭人,脸上泛起红晕。惊叹于花的香气和颜色,人们只是徒然,适合夏天,却让人在秋天感到伤感。清丽的外表和内在的空灵,究竟是怎样的呢?不是因为处于污浊之中就一定会被污染,谁又能许诺一颗纯洁的心灵呢?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幽静池塘中荷花的盛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荷花的美丽与纯洁。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洒露凝烟”、“菱镜出”、“愁红倚碧”等,生动地勾勒出一幅清晨荷花池的画卷。后半部分则通过对比夏日的繁盛与秋日的伤感,表达了荷花虽处污浊之地却能保持纯洁的寓意,体现了对纯洁心灵的赞美与向往。

郭之奇

明广东揭阳人,字仲常。崇祯元年进士。累迁至詹事府詹事。后隐居南交山中,结茅屋数椽,著述其中。有《稽古篇》一百卷。 ► 190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