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赠

朝辞白沙馆,暮宿越王台。 舟帆几日住,诗卷两人开。 具眼乾坤大,论功日月哀。 六经凭孔氏,无计避秦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白沙馆:地名,具体位置不详,可能是诗人陈献章的家乡或常去之地。
  • 越王台:位于今浙江省绍兴市,是古代越国的遗址,也是一处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
  • 具眼:指洞察力,见识。
  • 六经:指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
  • 孔氏:指孔子,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 秦灰:指秦始皇焚书坑儒的历史事件,这里比喻文化的破坏和消失。

翻译

早晨离开白沙馆,傍晚投宿在越王台。 船只何时能停泊,诗卷却已两人共赏。 洞察世间万物广阔,论及功业日月为之哀叹。 六经依赖孔子的传承,却无法逃避秦朝的焚书之灾。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忧虑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诗中“朝辞白沙馆,暮宿越王台”展现了诗人旅途的匆忙与变换,而“舟帆几日住,诗卷两人开”则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热爱与分享。后两句“具眼乾坤大,论功日月哀”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深刻洞察和对功业的感慨。最后两句“六经凭孔氏,无计避秦灰”则深刻反映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担忧,以及对历史灾难的无奈和哀叹。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与历史的深刻思考。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