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冕来游白沙至仰船江遇石尤风舟覆

中流几覆程夫子,何况白沙门下人。 贤辈何曾负天道,老夫正自怪江神。 仁义几回惊阔论,利名何处不通津。 祗应归拜庭闱日,弃置艰难不肯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石尤风:指能阻止船只前行的逆风。
  • :翻覆,翻船。
  • 门下人:弟子,学生。
  • 天道:自然的规律,也指道德法则。
  • 阔论:高谈阔论。
  • 利名:名利。
  • 通津:通达的渡口,比喻得到名利的地方。
  • 庭闱:指父母的居所,代指父母。
  • 弃置:放弃,搁置。
  • :陈述,说明。

翻译

在江中险些翻覆的是程夫子,更何况是我白沙门下的弟子。 你们这些贤辈何曾违背天道,而我正责怪江神为何如此。 仁义之论虽令人惊叹,但名利何处不是通达之地。 只希望你们归家拜见父母之日,不要将艰难困苦之事隐瞒不提。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弟子遭遇逆境的关切与对天道的思考。诗中,“中流几覆程夫子,何况白沙门下人”展现了作者对弟子安危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对天道无常的感慨。后两句“贤辈何曾负天道,老夫正自怪江神”则进一步抒发了对天道不公的质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弟子的深情,也透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深刻认识。

陈献章

明广东新会人,字公甫,号石斋,晚号石翁,居白沙里,学者称白沙先生。正统十二年,两赴礼部不第。从吴与弼讲理学,居半年而归。筑阳春台,读书静坐,数年不出户。入京至国子监,祭酒邢让惊为真儒复出。成化十九年授翰林检讨,乞终养归。其学以静为主,教学者端坐澄心,于静中养出端倪。兰溪姜麟称之为“活孟子”。又工书画,山居偶乏笔,束茅代之,遂自成一家,时呼为茅笔字。画多墨梅。有《白沙诗教解》、《白沙集》。 ► 21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