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小斋杂兴

尽日掩荆扉,高槐蔽夕晖。 剩餐菰米饭,宽著稻畦衣。 密室香难烬,幽栏药易肥。 不知深谷里,过尽几芳菲。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掩荆扉:关闭用荆条编制的门。
  • 夕晖:夕阳的光辉。
  • 菰米饭:用菰米做的饭,菰米是一种水生植物的种子。
  • 稻畦衣:稻田里穿的衣物,这里指宽松的衣物。
  • :烧尽。
  • :茂盛。

翻译

整日关闭着荆条编制的门,高大的槐树遮蔽了夕阳的光辉。 剩下的餐食是菰米做的饭,穿着宽松的稻田衣物。 密闭的房间里香气难以散尽,幽深的栏杆旁药材长得茂盛。 不知道深谷里,已经过去了多少花开的季节。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里一个宁静而自足的生活场景。诗人通过“掩荆扉”、“蔽夕晖”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避世隐居的氛围。诗中“菰米饭”、“稻畦衣”反映了简朴的生活,而“香难烬”、“药易肥”则表现了生活的细致与对自然的亲近。结尾的“不知深谷里,过尽几芳菲”则透露出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淡淡感慨,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

袁宗道

明荆州府公安人,字伯修。万历十四年会试第一。授编修,官终右庶子。时王世贞、李攀龙主文坛,复古摹拟之风极盛,宗道与弟袁宏道、袁中道力排其说。推崇白居易、苏轼,因名其斋为白苏斋。为文崇尚本色,时称公安体。有《白苏斋类稿》。 ► 25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