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虎行

· 郭钰
猛虎长啸风满谷,十载山中往来熟。 朝啖牛羊暮杀人,眈眈不畏弓刀逐。 山翁死后空茅屋,山下行人早投宿。 妖狐凭威作人语,跳梁白日欺樵牧。 南来壮士怒相触,弯弓射虎穿虎腹。 闪烁双睛甘就戮,髑髅作枕皮为褥。 人生何必书多读,能事自足惊殊俗。 何当更斩长桥蛟,老夫虽死关心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眈眈 (dān dān):形容虎视眈眈,目光凶狠。
  • 髑髅 (dú lóu):头骨,这里指虎的头骨。
  • (rù):垫子,褥子。
  • 殊俗 (shū sú):不同的风俗,这里指非凡的事迹。
  • 长桥蛟 (cháng qiáo jiāo):传说中的水中怪兽,比喻更大的祸害。

翻译

猛虎在山谷中长啸,风声满谷,它在山中已经往来熟悉了十年。 早晨吃牛羊,晚上杀人,它凶狠地盯着,不怕弓箭和刀枪的追逐。 山中的老人去世后,茅屋空空,山下的行人早早地投宿。 妖狐依仗威势模仿人说话,白天跳梁,欺负砍柴和放牧的人。 从南方来的壮士愤怒地与虎相斗,拉开弓箭射穿虎的腹部。 虎的双眼闪烁着,甘愿受死,用它的头骨做枕头,皮做褥子。 人生何必读那么多书,能做的事情足以惊动不同的风俗。 何时能再斩杀长桥下的蛟龙,我虽死,但心系此事。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只凶猛的虎在山中的恐怖统治,以及最终被壮士所杀的情景。诗中,“猛虎长啸风满谷”等句生动地展现了虎的威猛和山中的恐怖氛围。后文通过“南来壮士怒相触”等句,展现了壮士的英勇和正义,最终虎被杀,象征着邪恶被正义所战胜。诗末,作者表达了对更大祸害的担忧和对正义行为的向往,体现了作者对社会正义的深刻关怀。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