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遁迹:隐居避世。
- 白衣:指未做官的士人。
- 葫芦卜:一种占卜方法,用葫芦中的种子来预测吉凶。
- 懒瓒:指懒散的僧人,这里可能指般若寺的僧人。
- 别传:指对某人或某事的特别记载。
- 香火:指寺庙中的祭祀活动。
- 空祠:指无人祭祀的祠堂。
翻译
昔年贤明的宰相,在未做官时隐居避世。 试问用葫芦卜卦,怎能比得上懒散僧人的智慧。 才名留在了特别的记载中,香火寄托在无人祭祀的祠堂里。 千百年来衡江的水,向东流去,引发人们的深思。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贤宰相与懒散僧人的不同生活态度,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漠。诗中“葫芦卜”与“懒瓒知”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僧人超然物外、洞察世事的智慧。结尾的“千载衡江水,东流有所思”则借景抒情,以江水的长流不息象征对隐逸生活的长久思索和向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庚子元日早朝大明殿小饮自述 》 —— [ 元 ] 张翥
- 《 为古绍先题刘平妻胡氏杀虎图 》 —— [ 元 ] 张翥
- 《 金缕词送上官子东之昆山州幕官 》 —— [ 元 ] 张翥
- 《 次韵刘伯贞与金山即休了长老唱和 》 —— [ 元 ] 张翥
- 《 至后暴日 》 —— [ 元 ] 张翥
- 《 西蕃箐 》 —— [ 元 ] 张翥
- 《 大驾时巡千官导送至大口 》 —— [ 元 ] 张翥
- 《 摸鱼儿 · 钱万户宜之邀予赋瑶台景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