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瀛海:神话中的海名,这里指诗集名。
- 口号:即兴吟成的诗。
- 接粮御史:古代官职名,负责粮食调配的官员。
- 断事官:古代官职名,负责审理案件的官员。
- 嗔(chēn):生气,发怒。
- 遭风遭浪:比喻遭遇困难或危险。
翻译
读《瀛海》这本诗集,欣喜于其中的绝句清新悠远,于是即兴吟成几首诗示给九成,这些都是我真心的感受。
那位接粮御史性情真挚,断事官一来却苦苦发怒。 索要酒钱横生事端,遭遇风浪却不知体恤他人。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比接粮御史和断事官的行为,表达了对真性情和体恤他人的赞赏,以及对横生事端、不知体恤的批评。诗中“接粮御史性情真”一句,直接赞美了接粮御史的真挚性情,而“断事官来苦怒嗔”则通过对比,突显了断事官的暴躁和不近人情。后两句“索酒索钱横生事,遭风遭浪肯知人”则进一步以具体事例,揭示了断事官的贪婪和无情,以及接粮御史在困境中仍能体恤他人的可贵品质。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表达了诗人对人性真善美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衡山福严寺二十三题为梓上人赋般若寺 》 —— [ 元 ] 张翥
- 《 谒金门 · 酒后偶忆 》 —— [ 元 ] 张翥
- 《 摸鱼儿 》 —— [ 元 ] 张翥
- 《 文昌楼望月时家已归浙上 》 —— [ 元 ] 张翥
- 《 有客有客在门崔嵬高盖华轩起欲与之语言已叱仆夫回辕 》 —— [ 元 ] 张翥
- 《 寄越宝林别峰嘉禾水西仲铭 》 —— [ 元 ] 张翥
- 《 题李早女真三马扇头 》 —— [ 元 ] 张翥
- 《 凤凰台上忆吹箫 · 听沈野云吹箫醉后有赋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