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伤廉:损害廉洁。
- 伤惠:损害恩惠。
- 成始成终:从开始到结束。
- 耐岁寒:比喻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
- 有往有来:指礼尚往来。
- 非宾非主:既不是宾客也不是主人。
翻译
在御史们的宴会上,讨论如何行酬答之礼,我在宾主之间,没有绝长补短的技艺,担心养小失大,于是口占一诗,呈给正臣诸公。
损害廉洁和恩惠都难以做到,从开始到结束都需要经受时间的考验。有来有往才是真正的礼节,既不是宾客也不是主人,这样的立场又怎能安心呢?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御史宴会上的矛盾心理。他担心在行酬答之礼时,无法做到既不损害廉洁也不损害恩惠,同时又担心自己的行为会养小失大。通过“成始成终耐岁寒”一句,作者强调了坚持原则的重要性。最后,他提出了“有往有来方是礼,非宾非主意何安”的观点,表达了对礼节的看法和对自身立场的困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反映了作者在复杂人际关系中的无奈和坚持。
曹伯启
元济宁砀山人,字士开。李谦弟子,笃于学问。世祖至元中为兰溪主簿,累迁常州路推官,明于决狱。延祐间历真定路总管,治尚宽简,民甚安之。五年,为司农丞,至江浙议盐法,置六仓,规定输运之期、出纳次序。至治间历官集贤学士、侍御史,迁浙西廉访使。泰定帝时,辞官归,优游乡社。性庄肃,奉身清约,在中台,所奖借名士尤多。有《汉泉漫稿》,一作《曹文贞公诗集》。
► 446篇诗文
曹伯启的其他作品
- 《 和曹彦礼书怀六首 其三 》 —— [ 元 ] 曹伯启
- 《 戏赠曹鸾举 》 —— [ 元 ] 曹伯启
- 《 叹宜兴无钖饥民二首 》 —— [ 元 ] 曹伯启
- 《 赠朱路教 》 —— [ 元 ] 曹伯启
- 《 和徐同知游北山寺 》 —— [ 元 ] 曹伯启
- 《 送娄行所觐省庐陵二首 》 —— [ 元 ] 曹伯启
- 《 乙酉暮秋朔旦偶会陈鲁彦先生辅伯贤理问崔鼎新太守孟子周佥司于汴梁客舍数分携之期凡四十寒暑矣嗟岁月之遄迈思薄宦之徒劳惊喜相对恍然如梦因述怀呈诸公 》 —— [ 元 ] 曹伯启
- 《 诸生酬唱以九日言怀西郊晚望为二题因念春三秋九乃南北士民行乐之时重阳迫近河决虞城乡邑三面皆被其害别墅数间亦在洪浸吾今而后知乐人之乐者忧在其中矣冥冥造物岂易量哉二绝发诸君一粲九日言怀 》 —— [ 元 ] 曹伯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