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漏明次韵王子常
寒漏明,时一聆。夜长不能寐,月色明阶庭。西风落叶争秋声,鸡啼未啼霜满城。
城中有思妇,正促征衣成。东家西家砧杵急,使我起坐时时惊。
归心如废弓,屡折不可檠。寒漏明,时一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漏明:寒夜里的滴漏声清晰可闻。
- 聆:听。
- 阶庭:庭院中的台阶。
- 砧杵:捣衣的工具,砧是垫石,杵是棒槌。这里指捣衣声。
- 促:急促,加快。
- 征衣:出征士兵的衣物。
- 废弓:损坏的弓。
- 檠:校正弓弩的器具,这里引申为修复。
翻译
寒夜里的滴漏声,时不时地传入耳中。漫长的夜晚无法入睡,月光照亮了庭院的台阶。西风中落叶争相发出秋天的声音,鸡还未啼叫,霜已经覆盖了整个城市。 城中有一位思念远方征人的妇女,正急忙赶制征衣。东家和西家的捣衣声急促,使我坐立不安,时时感到惊慌。 归家的心情如同一张损坏的弓,屡次折断却无法修复。寒夜里的滴漏声,时不时地传入耳中。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寒夜中的滴漏声、月光、秋风和捣衣声,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忧虑的氛围。诗中的“寒漏明”和“时一聆”反复出现,强调了夜晚的漫长和思妇的无眠。通过“归心如废弓,屡折不可檠”的比喻,深刻表达了思妇对远方征人的深切思念和无法平复的心情。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