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溪沙 · 临川别席

· 张翥
昨夜花前送玉钟。绿鬟歌罢落梅风。不知离思为谁浓。 醉语低回银烛背,梦云重叠绣帏中。只愁归路见芙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浣溪沙:词牌名,又名“小重山令”。
  • 临川别席:指在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的离别宴席。
  • 玉钟:酒杯的美称。
  • 绿鬟:指歌女,因其发髻常以绿色丝带装饰。
  • 歌罢落梅风:歌声停止后,仿佛梅花随风飘落,形容歌声的余韵。
  • 离思:离别的思念。
  • 低回:徘徊,形容心情的缠绵。
  • 银烛背:烛光背后,指夜晚的暗淡。
  • 梦云:指梦境,云雾缭绕的景象。
  • 重叠绣帏:绣有图案的帐幔重重叠叠,形容梦境的深邃。
  • 归路:回家的路。
  • 芙蓉:荷花,此处可能指归途中见到的荷花,也可能象征着美好的回忆或期待。

翻译

昨晚在花前举杯送别,歌女唱完歌,仿佛梅花随风飘落,不知这离别的思念是为了谁而变得如此浓烈。 醉意中,我在烛光背后低声细语,梦中的云雾重重叠叠,仿佛深陷在绣帐之中。只担心回家的路上会看到那盛开的芙蓉,勾起更多的愁思。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离别宴席上的深情与梦境中的缠绵。通过“玉钟”、“绿鬟”、“落梅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既美好又哀愁的氛围。词中“离思为谁浓”直抒胸臆,表达了离别时的无奈与思念。结尾的“归路见芙蓉”则巧妙地以景结情,暗示了归途中的孤寂与对往事的回忆,使全词情感更加深沉。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