惆怅六首

· 张昱
画船湖上载春行,日日花香扇底生。 苏小楼前看洗马,水仙祠畔坐闻莺。 碧桃红杏浑相识,紫燕黄蜂俱有情。 惆怅繁华成逝水,尽归江海作潮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惆怅(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落或忧伤。
  • 画船:装饰华丽的船只。
  • 苏小:指苏小小,南宋时期的著名歌女。
  • 水仙祠:供奉水仙的庙宇。
  • 碧桃红杏:分别指青色的桃子和红色的杏子,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花朵。
  • 紫燕黄蜂:分别指紫色的燕子和黄色的蜜蜂,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生机。
  • 逝水:流逝的水,比喻时间的流逝。
  • 江海:江河和海洋,这里比喻广阔的世界。

翻译

在装饰华丽的船上,我载着春天的气息缓缓前行,每天都能在扇子底下闻到花香。 在苏小小楼前,我看着人们在洗马,而在水仙祠边,我坐着聆听黄莺的歌声。 青桃和红杏仿佛都认识我,紫燕和黄蜂也都显得那么有情。 我感到忧伤,因为这所有的繁华都像流水一样逝去,最终都汇入了江海,化作了潮声。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春天湖上的美景和诗人的心情。诗中,“画船”、“花香”、“苏小楼”、“水仙祠”等意象共同营造了一个充满春天气息的环境。然而,诗人在欣赏这些美景的同时,内心却感到“惆怅”,因为所有的繁华和美好都像流水一样逝去,无法挽留。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沉,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

张昱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有《庐陵集》。 ► 103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