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拨闷

· 郭钰
疏烟点寒芜,落日低茅屋。 哭子泪未乾,哭女声相续。 丧乱多忧虞,生死何荣辱。 独怜白发亲,无以娱心目。 小侄早茕茕,岁艰缺饘粥。 数椽燹火馀,郁攸忍相蹙。 余辜信有之,天韬亦云酷。 桂树万黄金,可玩不可蓄。 贫富非我能,出处谁从卜。 买臣非汉武,负薪终碌碌。 侧闻西山巅,薇蕨寒犹绿。 倚树画轩楹,愿依白云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寒芜(hán wú):指秋天的荒草。
  • 丧乱:指战乱或社会动荡。
  • 忧虞:忧虑和担忧。
  • 荣辱:荣誉和耻辱,这里指生死的尊严。
  • 茕茕(qióng qióng):孤独无依的样子。
  • 饘粥(zhān zhōu):稀饭,这里指简单的食物。
  • 燹火(xiǎn huǒ):战火。
  • 郁攸(yù yōu):忧郁,沉闷。
  • 天韬(tiān tāo):天命,命运。
  • 出处:指出仕或隐居的选择。
  • 买臣:指汉代朱买臣,曾因贫穷而卖柴,后被汉武帝重用。
  • 薇蕨(wēi jué):一种野菜,常用来比喻隐士的食物。

翻译

秋日的疏烟点缀在寒芜之上,落日的余晖低低地洒在茅屋上。我因失去儿子而泪未干,又因失去女儿而悲声连连。在这丧乱之中,我多有忧虑,生死之间的荣辱已无关紧要。我独自怜悯那白发苍苍的亲人,他们无法得到心灵的慰藉。小侄儿早早地孤独无依,岁月艰难,连简单的食物都缺乏。几间房屋在战火后仅存,忧郁和沉闷交织。我相信自己有罪,命运也确实残酷。桂树虽价值万金,却只能观赏而无法拥有。贫富非我所能掌控,出仕或隐居的选择谁能预知。朱买臣若非遇到汉武帝,他卖柴的生活终将碌碌无为。我听说西山之巅,薇蕨在寒风中依旧绿意盎然。我倚着树,画下轩楹,愿与白云为伴,宿于山间。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凄凉的景象,通过疏烟、寒芜、落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萧瑟的氛围。诗中,郭钰表达了对丧子丧女的深切悲痛,以及对战乱时期生活的无奈和忧虑。他通过对贫富、出处的思考,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感慨。最后,诗人向往西山之巅的宁静生活,愿与白云为伴,体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世界的超脱。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洞察。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