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还山闻南省消息示从弟铨

· 郭钰
南国风高闻好音,邻翁酒熟晚相寻。 雁飞汉苑书来往,竹暗湘江泪浅深。 茅屋暂归秋四壁,柳营烦费日千金。 疮痍早使能苏息,独抱长贫亦素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南国:指中国南方。
  • 风高:风声大,比喻消息传得快。
  • 汉苑:汉代的皇家园林,这里指代京城。
  • 湘江:中国南方的一条河流,位于湖南省。
  • 茅屋:简陋的房屋,常用来形容贫穷的生活环境。
  • 柳营:柳树丛生的营地,这里可能指军营或繁忙的地方。
  • 疮痍:创伤,比喻社会或国家的困苦状态。
  • 苏息:恢复生机,得到休息。
  • 独抱长贫:独自承受长期的贫困。
  • 素心:纯洁的心,指保持本心不变。

翻译

在南方,风声高扬,我听到了好消息,邻居老翁酒酿好了,晚上来找我共享。 大雁飞过汉代的园林,带来了书信往来,竹林在湘江边上,我泪水深浅不一。 我暂时回到简陋的茅屋,秋天的四壁空空如也,繁忙的柳营里,每天花费千金。 希望早日使社会创伤得到恢复和休息,我独自承受长期的贫困,这也是我纯洁的心愿。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郭钰在秋日听到南方消息后的心情。诗中,“南国风高”和“邻翁酒熟”描绘了温馨的乡村生活场景,而“雁飞汉苑”和“竹暗湘江”则通过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了对远方消息的期盼和内心的哀愁。后两句“茅屋暂归”和“柳营烦费”对比了诗人的贫困与外界的繁华,最后表达了对社会恢复和平与自己坚守贫困生活的愿望,体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和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

郭钰

元明间吉安吉水人,字彦章。元末隐居不仕。明初,以茂才征,辞疾不就。生平转侧兵戈,流离道路,目击时事阽危之状,故诗多愁苦之词。于战乱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尤足补史传之缺。有《静思集》。 ► 60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