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柬即休了公

· 张翥
八十了公如古佛,禅心已久会真如。 饭供南海浮来钵,经钞西天译后书。 持咒降龙秋雨歇,焚香迎客晚潮初。 此生终拟依莲社,犹苦尘缘未破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了公:指即休了公,一位高僧。
  • 禅心:指修禅的心境或修行。
  • 真如:佛教术语,指事物的真实本性或本质。
  • 饭供:供养食物。
  • 南海:指佛教中的南海普陀山,观音菩萨的道场。
  • 浮来钵:指从南海普陀山带来的钵,象征着佛教的圣物。
  • 经钞:指佛经的抄本。
  • 西天:指印度,佛教的发源地。
  • 持咒:念诵咒语,佛教中的一种修行方式。
  • 降龙:佛教故事中的一个典故,指高僧通过修行和法力降服恶龙。
  • 莲社:指佛教中的修行团体,这里特指向往的修行环境。
  • 尘缘:指世俗的牵绊和烦恼。

翻译

八十岁的了公如同古代的佛陀,他的禅心已经深刻领悟了事物的真实本质。他用从南海普陀山带来的钵供养食物,阅读着从印度翻译过来的佛经抄本。在秋雨停歇的时候,他念诵咒语降服恶龙;傍晚潮水初涨时,他焚香迎接来访的客人。我此生终究希望加入莲社,修行佛法,但仍然苦于世俗的牵绊和烦恼未能完全破除。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高僧的修行生活和他对佛法的深刻理解。通过“八十了公如古佛”和“禅心已久会真如”等句,诗人表达了对了公高深禅修境界的敬仰。诗中提到的“饭供南海浮来钵”和“经钞西天译后书”展示了了公的修行资源和知识来源的庄严与神圣。最后两句则反映了诗人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佛教修行生活的向往,但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尘缘未了的无奈。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佛教文化的深厚底蕴,也体现了诗人对精神追求的渴望。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