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式无外归高丽

· 张翥
三韩山水有灵晖,秀出斯人了佛机。 岳寺禅馀留偈别,王城斋罢戴经归。 瓶收沧海降龙入,锡度秋空近鹤飞。 只恐故林云卧后,一镫秋老木棉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三韩:古代朝鲜半岛南部的三个部落联盟,这里指代朝鲜。
  • 灵晖:灵光,指自然界中的灵秀之气。
  • 了佛机:领悟佛理。
  • 岳寺:山中的寺庙。
  • 偈:佛教中的颂诗。
  • 王城:指都城。
  • 斋罢:斋戒结束后。
  • 戴经归:带着经书归来。
  • 瓶收沧海:指僧人用瓶子装海水,象征降服龙王。
  • 降龙入:降服龙王,进入瓶中。
  • 锡度秋空:锡杖在秋空中挥动。
  • 近鹤飞:靠近飞翔的鹤。
  • 故林:故乡的树林。
  • 云卧:高卧云端,指隐居。
  • 一镫秋老:一盏灯在秋夜中显得更加昏暗。
  • 木棉衣:用木棉制成的衣服,这里可能指僧袍。

翻译

朝鲜半岛的山水蕴含着灵秀之气,孕育出这样一位领悟佛理的人才。 他在山中的寺庙里禅修完毕,留下偈语告别, 在都城斋戒结束后,带着经书归来。 他用瓶子装海水,象征降服龙王,锡杖在秋空中挥动,靠近飞翔的鹤。 只怕他回到故乡隐居后,一盏灯在秋夜中显得更加昏暗,木棉僧袍在秋风中更显老旧。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位高丽僧人归国的情景,通过对山水、禅修、经书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僧人的修行境界和对佛理的领悟。诗中运用了象征和比喻手法,如“瓶收沧海”象征降服龙王,“锡度秋空”形容僧人的修行境界高远。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僧人修行成果的赞美和对归国后隐居生活的想象。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