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新郎
不受铅朱污。问娇黄、当初著甚,染成如许。便做采从真蜡国,特地朝匀暮注。也无此、宫妆风度。长记方壶春半贮,只萧然、尽慰人情苦。谁更望、暗香吐。
为渠细检梅花谱。以芳馨与梅相近,故梅名汝。底是石湖堪怪处,说道涪翁曾赋。还忘却、东坡佳句。从被二仙题评了,到而今、傲然吟诗似。吾试与,下斯语。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铅朱:指颜料中的铅白和朱砂,这里比喻世俗的污染。
- 娇黄:娇艳的黄色。
- 采从真蜡国:采自真正的蜡国,指颜色纯正。
- 朝匀暮注:形容颜色从早到晚都保持均匀。
- 宫妆风度:宫廷中的妆容和风度。
- 方壶:古代传说中的仙境之地。
- 萧然:空寂,这里指梅花清雅脱俗。
- 暗香吐:暗中散发香气。
- 渠:他,指梅花。
- 梅花谱:关于梅花的书籍或记录。
- 芳馨:芳香。
- 石湖:指宋代诗人范成大,因其号石湖居士。
- 涪翁:指宋代诗人黄庭坚,因其号涪翁。
- 东坡:指宋代文学家苏轼,号东坡居士。
- 二仙:指范成大和黄庭坚。
- 傲然:自豪而不屈的样子。
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梅花高洁品质的赞美。诗中提到梅花不受世俗污染,其娇艳的黄色仿佛采自真正的蜡国,颜色从早到晚都保持均匀,没有宫廷妆容的风度。梅花在仙境般的方壶中半贮,清雅脱俗,尽慰人心。诗人还提到,虽然梅花暗中散发香气,但人们往往忽视了它的美。诗人仔细查阅关于梅花的书籍,因为梅花的芳香与梅相近,所以梅花以此得名。诗中还提到了范成大、黄庭坚和苏轼对梅花的赞美,梅花因此自豪而不屈,傲然吟诗。诗人表示自己也要为梅花写下这样的赞美。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梅花高洁、清雅的品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如“方壶”、“暗香吐”等,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同时,诗人通过对范成大、黄庭坚和苏轼等文学大家的引用,表达了对梅花的高度评价和对其文化地位的认可。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梅花的独特魅力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