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罗门引

自公去后,曲栏荒径老孤芳。公来花亦生光。一阵朝来细雨,开作十分黄。甚厌厌抱疾,却误重阳。 曾吟短章。也曾见醉衔觞。但得翛然相慰,欹枕何妨。燕山已远,且莫问园亭此际霜。人意足、处处花香。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婆罗门引:词牌名,属于宋代流行的曲调。
  • 张之翰:元代诗人,生平不详。
  • 曲栏:曲折的栏杆。
  • 荒径:荒废的小路。
  • 孤芳:孤独而美丽的花。
  • 生光:显得更加光彩照人。
  • 厌厌:形容病态或疲惫的样子。
  • 衔觞:饮酒。
  • 翛然:形容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 欹枕:斜靠在枕头上。
  • 燕山:山名,位于今河北省北部。
  • 园亭:园林中的亭子。

翻译

自从你离开后,曲折的栏杆和荒废的小路上,孤独的花儿显得更加衰老。你一来,花儿也似乎增添了光彩。早晨细雨过后,花儿开得更加金黄。我病态疲惫,却错过了重阳节。

我曾写下短诗,也曾与你共饮醉意。只要能自由自在地相互安慰,斜靠在枕头上又有何妨。燕山已经很远,现在不必问园林中的亭子是否已满是霜露。只要心情满足,到处都是花香。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诗中通过对比“自公去后”与“公来花亦生光”的情景,突出了友人对诗人生活的影响。同时,诗人以病态疲惫之身,错过了重阳节,却依然能从自然中找到慰藉,体现了其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自然之美的珍视。

张之翰

元邯郸人,字周卿,号西岩老人。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7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