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独行便上偶至清修寺

· 张翥
溪南野寺幽,巾舄偶相求。 古道多黄叶,残僧半白头。 远村高鸟暮,灌木乱蝉秋。 此地茅堪剪,吾将卜隐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巾舄(jīn xì):古代的一种头巾和鞋,这里指代行装。
  • 古道:古老的道路。
  • 残僧:年老的僧人。
  • 高鸟暮:高飞的鸟在傍晚。
  • 灌木乱蝉秋:灌木丛中,蝉声杂乱,正值秋天。
  • 卜隐丘:选择一个隐居的地方。

翻译

溪流南边的野寺幽静,我偶然穿着行装前往探访。 古老的道路上铺满了黄叶,年老的僧人多半已经白发苍苍。 远处村庄上空,高飞的鸟儿在傍晚归巢,灌木丛中,秋蝉的鸣声杂乱无章。 这里的环境如此宜人,我打算选择一个地方,剪去茅草,准备隐居于此。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秋日独行至清修寺的所见所感。诗中,“古道多黄叶,残僧半白头”一句,通过对黄叶和白头的描绘,传达出岁月的沧桑和寺庙的古朴。后两句“远村高鸟暮,灌木乱蝉秋”则进一步以自然景象烘托出秋日的宁静与深远。结尾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其超脱尘世、追求心灵宁静的情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