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昙花(tán huā):即优昙钵花,意译灵瑞、瑞应。产于喜玛拉雅山麓及德干高原、锡兰等处。花隐于壶状凹陷之花托中,常误以为隐花植物。世称其花三千年一开,值轮王及佛出世方现,喻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佛经中常用以喻佛、佛法之难得,如《法华经·方便品》云:“如是妙法,诸佛如来,时乃说之,如优昙钵华,时一现耳。”“昙花一现”的成语,即源出于此。
- 百念空:指所有的念头都消失了,达到了一种空灵的境界。
- 净香:指清净的香气。
- 古禅风:指古老的禅宗风格。
- 钩帘:指用钩子挂起的帘子。
- 燕雨:指燕子在雨中飞翔。
- 洗钵:指僧人洗涤饭钵,这里指僧人的日常生活。
- 鱼波:指鱼儿在水中游动引起的波纹。
- 鸡有佛缘:指鸡因为某种机缘而与佛法结缘。
- 桧因宝界:指桧树因为生长在寺庙中而显得珍贵。
- 渐成龙:指逐渐变得像龙一样神圣。
- 三生:佛教用语,指前生、今生、来生。
- 苏居士:指苏轼,他是一位文学家,也是一位佛教徒。
- 盐官北寺钟:指盐官(今浙江海宁)北寺的钟声。
翻译
一接触到昙花,所有的杂念都消失了,清净的香气吹遍了古老的禅房。 钩起的帘子外,燕子在雨中穿梭,僧人洗涤饭钵时,鱼儿在水中游动,处处都显得通达无碍。 鸡因为某种佛缘而能听闻佛法,桧树因为生长在寺庙中而逐渐显得神圣。 三生之中,有谁能够理解苏轼的境界呢?只有盐官北寺的钟声,才能唤起人们对他的记忆。
赏析
这首作品通过描绘禅房中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禅宗境界的向往和对苏轼的怀念。诗中“昙花”、“净香”、“古禅风”等意象,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净的禅境氛围。而“鸡有佛缘”、“桧因宝界”等句,则巧妙地将自然景物与佛教思想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的理解和感悟。最后,诗人通过对苏轼的怀念,表达了自己对这位文学家和佛教徒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禅意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