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乱西涧和蔡伯玉饯别韵
携家逃乱世,登君川上楼。
自非宿昔心,曷肯为我谋。
开轩纳远山,展席临清流。
时游古仙岩,颇忆阮与刘。
世路尚风尘,此地殊深幽。
居然欣有托,不觉成迟留。
眷眷终不怠,此意谁能酬。
片言写莫既,感戴如山丘。
兹焉动归兴,孟夏麦已秋。
握手未忍别,碧云生晚愁。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曷肯:何肯,怎么肯。
- 宿昔心:往日的心意。
- 展席:展开席子,指准备坐下。
- 阮与刘:指阮籍和刘伶,两位都是魏晋时期的著名隐士和文学家。
- 风尘:比喻世俗的纷扰和动荡。
- 深幽:深远幽静。
- 眷眷:依依不舍的样子。
- 莫既:无法完全表达。
- 感戴:感激和尊敬。
- 孟夏:初夏。
- 麦已秋:麦子已经成熟,指时节已到夏末。
翻译
带着家人逃离乱世,登上你的川上楼。若非往日的心意,你怎么会为我筹谋。打开窗户迎接远山,展开席子面对清澈的流水。时常游历古老的仙岩,颇为怀念阮籍和刘伶。世间的道路依然充满风尘,而这个地方却异常深幽。因此我欣然有所依托,不知不觉间停留了很久。依依不舍,这份情感谁能完全回报。几句简短的话无法表达我的感激,我对你的感激如同山丘一般沉重。此时激起了归乡的念头,初夏时节麦子已经成熟。握手不忍告别,碧云升起,带来了傍晚的忧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在乱世中寻找避难所的情景,通过对比世间的纷扰与川上楼的深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深厚情谊的感激。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远山、清流,以及对历史隐士的怀念,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情感深度。结尾处的别离之情,以碧云生愁的意象,巧妙地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不舍和忧愁。
陈镒的其他作品
- 《 松阳感事 》 —— [ 元 ] 陈镒
- 《 上总制胡公次陈伯亮韵 》 —— [ 元 ] 陈镒
- 《 和贾县尉秋日往山中诗韵二首 》 —— [ 元 ] 陈镒
- 《 次韵叶文范训导见寄二首 》 —— [ 元 ] 陈镒
- 《 次韵赋无言上人盆石 》 —— [ 元 ] 陈镒
- 《 己丑九月抵金华旅馆和旧题诗韵 》 —— [ 元 ] 陈镒
- 《 次林县尹韵上元帅石末公 》 —— [ 元 ] 陈镒
- 《 赠写竹齐伯玉 》 —— [ 元 ] 陈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