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景初漕史还平江各赋一诗寄吴下诸友

· 张翥
我忆栝山老徵士,卷雾飞谈那可当。 高致何如漆园吏,幽居真是郑公乡。 未能即去楚氛恶,每一相思云树长。 欲觅双鱼问消息,越来溪远水茫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栝山:地名,今浙江省丽水市。
  • 徵士:古代指有学问但未出仕的人。
  • 漆园吏:指庄子,他曾任漆园吏。
  • 郑公乡:指郑玄的故乡,比喻学识渊博的地方。
  • 楚氛恶:比喻恶劣的环境或气氛。
  • 云树长:比喻思念之情如云树般深远。
  • 双鱼:指书信。
  • 越来溪:地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

翻译

我想起了栝山那位博学的老隐士,他的言谈如同卷起的雾气,难以抵挡。他的高雅情致比起庄子来如何?他的幽居之地真可谓是学识渊博的郑公乡。虽然我未能立即离开这恶劣的环境,但每次想起他,思念之情就如云树般深远。我想通过书信询问他的消息,但越来溪的水面茫茫,难以传递。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对其高尚品格的赞美。诗中通过对比“漆园吏”庄子和“郑公乡”郑玄,突出了徵士的高致和幽居的学识氛围。后两句则通过“楚氛恶”和“云树长”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高尚品质的向往。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