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日揭晓仆以朔旦始得閒复成二诗录奉泰甫侍郎思齐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有志诸寮友

· 张翥
解送诸君藻鉴分,棘围明发喜开门。 荆人自许山多玉,庄叟虚谈海有鲲。 过雁风高秋索索,护霜云薄晓昏昏。 乡来曾预春闱考,犹记君王赐上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揭晓:公布考试结果。
  • 朔旦:农历每月初一。
  • 藻鉴:评判,鉴定。
  • 棘围:科举考试时的考场。
  • 山多玉:比喻人才众多。
  • 庄叟:指庄子,这里用其虚构的海中大鱼“鲲”来比喻虚幻的事物。
  • 索索:形容风声。
  • 乡来:从前。
  • 春闱:春季的科举考试。
  • 上尊:上等的酒,这里指皇帝赐予的酒。

翻译

考试结果终于公布了,我在初一那天才有空闲,于是又写了这两首诗,记录下来献给泰甫侍郎、思齐御史、本中都事、道明敏文伯崇以及其他有志向的同僚们。

我负责评判各位的文章,考场的门在明亮的早晨欢喜地打开。荆地的人们自信山中藏有美玉,而庄子却虚谈海中有巨大的鲲鱼。

大雁飞过时,风声高亢,秋意索索;守护着霜的云层薄薄,清晨昏昏。回想从前,我曾参与春天的科举考试,还记得君王赐予的上等美酒。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科举考试的场景,通过“棘围明发喜开门”表达了考试结束后的喜悦心情。诗中运用了“山多玉”和“海有鲲”的比喻,前者赞美了人才的众多,后者则暗指虚幻不实的事物。后两句通过对秋风和云层的描绘,营造了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与前文的喜悦形成对比。结尾回忆春闱的经历和君王的赏赐,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怀念。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