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火煖(nuǎn):火炉温暖。
- 毡床:用毡子铺成的床。
- 拥病翁:指作者自己,因病而拥被而卧。
- 遣怀:抒发情怀。
- 篇翰:指诗文。
- 底求工:追求精细、完美。
- 悲歌:指抒发悲伤情感的诗歌。
- 学坐禅僧:比喻自己像坐禅的僧人一样,追求内心的空灵和宁静。
- 鹖旦(hé dàn):一种鸟,古时常用来比喻天将明。
- 爰居:指迁居。
- 已去海无风:比喻迁居后的生活平静无波。
- 思乡意: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翻译
火炉温暖着毡床,我这病中的老人拥被而卧,抒发情怀的诗文追求着精细与完美。悲歌虽能壮士气,但我更像学坐禅的僧人,追求内心的空灵。鹖旦鸟依然鸣叫,预示着天将下雪,而我已迁居他处,生活平静如海无风。只留下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份情感在诗中难以表达,只能在梦中相见。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一个病中老人的内心世界,通过对比悲歌与禅僧的境界,表达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向往。诗中“鹖旦犹鸣天有雪”与“爰居已去海无风”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的变化,也隐喻了生活的变迁与内心的平静。结尾的“思乡意”则是对家乡情感的深沉表达,体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
张翥的其他作品
- 《 初三日夜玩月至中秋日得诗 》 —— [ 元 ] 张翥
- 《 送蒙古僧印空岩黄龙寺 》 —— [ 元 ] 张翥
- 《 中秋望亭驿对月代祀北还 》 —— [ 元 ] 张翥
- 《 次韵莫景行秋雨喜晴 》 —— [ 元 ] 张翥
- 《 廉子祐归省金陵且就秋试作三绝句赠别 》 —— [ 元 ] 张翥
- 《 杂诗七首 》 —— [ 元 ] 张翥
- 《 送泐季潭游天台并送渊侍者归天台二首 》 —— [ 元 ] 张翥
- 《 雪巢为上清刘道士赋 》 —— [ 元 ] 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