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慢 · 端午发松江

· 张野
恨无情画舸,载离思,各西东。正佳节惊心,故人回首,应念匆匆。殷勤彩丝系臂,问如何、不系片帆风。醉里阳关历历,望中烟树蒙蒙。 驿亭榴火照尘容。依约舞裙红。纵旋采香蒲,自斟芳酒,酒薄愁浓。功名事,浑几许,甚半生、长在别离中。不似东来潮信,日斜还过吴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画舸(huà gě):装饰华丽的船。
  • 离思:离别的思念。
  • 阳关:古代关名,这里指离别的象征。
  • 历历:清晰可见。
  • 蒙蒙:模糊不清。
  • 驿亭:古代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歇宿、换马的处所。
  • 榴火:石榴花,这里指石榴花般的红色。
  • 尘容:尘世的容颜,指世俗的面貌。
  • 依约:隐约,不清晰。
  • 旋采香蒲:即采香蒲,一种端午节习俗。
  • 芳酒:美酒。
  • 浑几许:究竟有多少。
  • 潮信:潮水的涨落有定时,比喻事情的规律性。
  • 吴淞:江名,流经上海。

翻译

恨那无情的华丽船只,载着离别的思念,各奔东西。正值佳节,心中惊动,故人回首,应感时光匆匆。彩丝系在臂上,问为何不系住那片帆,让风带它回来。醉中回想起离别的场景清晰可见,望向远方,烟雾中的树木模糊不清。

驿站旁的石榴花红得照亮了尘世的容颜。隐约中,舞裙的红色仍在。即使采摘香蒲,自斟美酒,酒虽美却难解忧愁。功名之事,究竟有多少,半生多在别离中度过。不像东来的潮水那样有规律,日落时分还会经过吴淞江。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在端午佳节对离别的深深思念和无奈。诗中,“画舸”、“阳关”等意象强化了离别的情感,而“彩丝系臂”则巧妙地以端午习俗寄托了对归来的期盼。后文通过“榴火照尘容”、“舞裙红”等色彩鲜明的描写,进一步以视觉冲击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结尾的“潮信”与“吴淞”则以自然景象的规律性对比人生的无常,抒发了对离别生活的感慨。

张野

元邯郸人,字野夫。官翰林修撰。诗词清丽。有《古山集》。 ► 6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