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上饶祝蕃远时为建康学正

· 张翥
圣王端拱致时平,妙选群才属汗青。 一代弥文县日月,万方同轨走雷霆。 敢希太史抽金匮,更待中郎写石经。 出处与君俱有道,不烦猿鹤谢山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端拱:端坐拱手,形容帝王无为而治。
  • 致时平:达到时代太平。
  • 妙选群才:精心选拔众多人才。
  • 属汗青:指被历史记载。
  • 弥文:指文化繁荣。
  • 县日月:比喻照耀天下。
  • 同轨:指各地遵循同一制度或规范。
  • 走雷霆:形容行动迅速有力。
  • 太史:古代官名,负责记载史事。
  • 金匮:指国家收藏重要文献的地方。
  • 中郎:古代官名,中郎将的简称,负责宫廷警卫。
  • 写石经:在石头上刻写经典,比喻重要的文献或法令。
  • 出处:指出仕或隐退。
  • 有道:指有道德、有才能。
  • 猿鹤:比喻隐居山林的人。
  • 谢山灵:向山神告别,指离开山林。

翻译

圣明的君王无为而治,达到了时代的太平,精心选拔众多人才,让他们的名字被历史记载。 一代文化繁荣如日月照耀天下,各地遵循同一规范,行动迅速有力。 我岂敢期望太史能从金匮中抽出文献,更期待中郎能在石头上刻写经典。 无论是出仕还是隐退,你我都有道德和才能,不需要像猿鹤那样向山神告别,离开山林。

赏析

这首作品赞颂了圣明君王的无为而治和时代的太平盛世,强调了文化繁荣和统一规范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对太史和中郎的期待,表达了对历史记载和经典传承的重视。最后,诗人以自己和友人为例,表明无论出仕还是隐退,都应保持道德和才能,不必拘泥于山林之隐。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对时代和人才的赞美之情。

张翥

元晋宁人,字仲举,号蜕庵。豪放不羁,好蹴鞠,喜音乐。少时家居江南,从学于李存、仇远,以诗文名。顺帝至正初,召为国子助教,寻退居。修辽金元三史,起为翰林编修,史成,升礼仪院判官。累迁河南平章政事,以翰林承旨致仕。为诗格调甚高,词尤婉丽风流。有《蜕庵集》。 ► 83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