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 · 辛巳岁燕城初度
功名利达,任纷纷奔竞。纵使得来也侥幸。老眼看多时,钟鼎山林,须信道、造物安排有命。
人生行乐耳,对月临风,一咏一觞且乘兴。五十五年春,南北东西,自笑萍踪久无定。好学取、渊明赋归来,但种柳栽花,便成三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辛巳岁:指元朝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
- 燕城:今北京。
- 功名利达:指功名和利禄。
- 奔竞:奔走竞争,形容追求名利的热烈。
- 侥幸:偶然获得成功或意外免于不幸。
- 钟鼎山林:钟鼎指富贵,山林指隐逸。
- 造物:指自然或天意。
- 一咏一觞:一边吟诗一边饮酒。
- 五十五年春:指作者五十五岁时的春天。
- 萍踪:比喻行踪无定,像浮萍一样漂泊。
- 渊明:即陶渊明,东晋时期的著名隐逸诗人。
- 赋归来: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表达归隐田园的愿望。
- 种柳栽花:指田园生活,种植花草树木。
- 三径:指隐居的地方,典出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
翻译
功名和利禄,任由人们纷纷奔走竞争。即使得到了,也不过是侥幸。老眼多看世事,无论是富贵还是隐逸,必须相信,这一切都是天意安排。
人生应当行乐,对着月亮,迎着风,一边吟诗一边饮酒,且随兴致。五十五岁的春天,无论南北东西,自笑行踪如浮萍,长久无定。
应该学习陶渊明,写《归去来兮辞》,归隐田园。只要种柳栽花,就能拥有一个隐居的三径之地。
赏析
这首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钟鼎山林”和“造物安排有命”,作者强调了人生的命运和天意的不可违逆。在“人生行乐耳”中,透露出一种随遇而安、享受当下的生活哲学。最后,以陶渊明为榜样,表达了归隐田园的愿望,体现了对简朴自然生活的追求。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超脱世俗、向往自然的高洁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