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赠陆丈叔平时年八十城居矣

支硎旧居花似锦,日日青山对高枕。 栏中养鸭自呼名,笼里焙茶仍第品。 纵令丹青妙入神,懒与探微作后身。 但倾凿落天地老,偶染侧理云霞新。 丈人畏俗不畏客,丈人逃名名转迫。 骠骑门前聘难致,鸡林市中购即得。 近闻颇倦襄阳耕,共惊庞公初入城。 间从弘正语旧事,雅嗣文沈称先生。 众中论交余最后,每得余言誇不朽。 肯向芙蓉池上游,巾箱杂物皆翁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支硎(xíng):山名,在今江苏省苏州市西南。
  • :音xíng,磨刀石,此指山名。
  • 自呼名:指鸭子能听懂并回应自己的名字。
  • 焙茶:烘焙茶叶。
  • 第品:评定等级。
  • 丹青:绘画艺术。
  • 探微:指精微的艺术探索。
  • 凿落:指酒器,此指饮酒。
  • 侧理:指书法中的侧锋,此指书法艺术。
  • 骠骑:古代将军的名号,此指高官显贵。
  • 鸡林:古国名,此指远方。
  • 襄阳耕:指隐居耕作。
  • 庞公:指隐士庞德公。
  • 弘正:指弘治、正德年间,明朝的两位皇帝。
  • 文沈:指文徵明和沈周,明代著名画家。
  • 芙蓉池:指文人雅集之地。
  • 巾箱:指装书的小箱子。

翻译

陆丈在支硎山的旧居,花团锦簇,每日青山映衬着高枕无忧。栏中养的鸭子能自呼其名,笼里烘焙的茶叶被评定等级。即使绘画技艺高超入神,也懒得与探微的后身相比。只是倾酒畅饮,天地似乎都老去,偶尔挥毫书法,云霞般新鲜。

丈人虽怕俗世,却不畏客人,逃避名声,名声却反而更盛。高官门前难以聘请到他,远方的鸡林市中却能轻易购得他的作品。近来听说他已厌倦了襄阳的耕作,大家惊讶于隐士庞公初次入城。闲暇时与弘治、正德年间的人谈论旧事,他的艺术继承了文徵明和沈周,被尊称为先生。

在众人中,我认识他最晚,每次得到他的言语,都夸赞其不朽。他不愿前往芙蓉池上游,但他的小箱子里却拥有一切。

赏析

这首作品描绘了陆丈隐居生活的雅致与超脱,通过对其居所环境、生活习惯和艺术追求的细腻刻画,展现了其高洁的人格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诗中“支硎旧居花似锦”等句,以绚丽的意象映衬出陆丈的隐逸生活之美。而“纵令丹青妙入神”等句,则表达了对其艺术造诣的极高评价。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是对陆丈的赞美,也是对隐逸文化的颂扬。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