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友斋十歌

苦吟颇受天地疑,晚节却爱无声诗。丹青不知老将至,何况区区富贵为。 周郎写情兼写姿,右丞妙理尤吾师。烟江春嶂有都尉,平远秋山输郭熙。 莫将剩水恼马远,十二幅吐胸中奇。吴兴心法归大痴,蒙繁瓒简各有宜。 二百年来仅沈戴,直取悟境遗筌蹄。此曹十指解缩地,能令四壁分四时。 归去来,未有期,箧中百轴争色飞。汝车生耳手生棘,曷不舍卧南山陲,宗家故事知不知。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苦吟:刻苦吟诗。
  • 晚节:晚年。
  • 无声诗:指绘画。
  • 丹青:绘画。
  • 区区:微小,不重要。
  • 写情:表现情感。
  • 写姿:描绘形态。
  • 右丞:指王维,因其曾任尚书右丞,故称。
  • 妙理:精妙的道理或技巧。
  • 烟江春嶂:烟雾缭绕的江水和春天的山峦。
  • 都尉:古代官名,此处可能指某位擅长绘画的官员。
  • 平远秋山:平坦辽远的秋日山景。
  • 郭熙:北宋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 剩水:指画中多余的水景。
  • 马远:南宋画家,以山水画著称。
  • 胸中奇:心中的奇思妙想。
  • 心法:心得,技巧。
  • 大痴:指黄公望,元代画家,号大痴道人。
  • 蒙繁瓒简:指绘画中的繁简处理。
  • 沈戴:指沈周和戴进,明代画家。
  • 悟境:领悟的境界。
  • 筌蹄:指达到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 十指解缩地:形容画技高超,能将广阔的景物缩于画中。
  • 四壁分四时:指画作能表现四季景色。
  • 汝车生耳手生棘:形容技艺生疏。
  • 南山陲:南山边。
  • 宗家故事:家族的传统故事或技艺。

翻译

我刻苦吟诗,颇受天地之疑,晚年却喜爱无声的诗——绘画。绘画不知老之将至,更何况那微不足道的富贵。

周郎既能表现情感又能描绘形态,右丞王维的精妙技巧更是我的老师。烟雾缭绕的江水和春天的山峦,有都尉的画作;平坦辽远的秋日山景,则输给了郭熙。

不要因为画中多余的水景而烦恼马远,他的十二幅画吐露出胸中的奇思妙想。吴兴的心得归功于大痴黄公望,绘画中的繁简处理各有适宜。

二百年来,仅有沈周和戴进,直接领悟了绘画的境界,遗忘了达到目的的手段。这些画家的十指能将广阔的景物缩于画中,能让四壁分别展现四季景色。

归去来兮,尚未有期,箱中的百轴画作争相展现色彩。你的技艺生疏,何不舍弃,卧于南山边,知道家族的传统故事吗?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绘画艺术的热爱和追求,以及对前辈画家的敬仰。诗中,“苦吟颇受天地疑,晚节却爱无声诗”展现了诗人从诗歌转向绘画的心路历程,而“丹青不知老将至,何况区区富贵为”则体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热爱超越了对世俗富贵的追求。诗中提到的各位画家及其作品,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鉴赏力,也反映了他对绘画技巧和意境的深刻理解。最后,诗人以“归去来,未有期”表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无尽期待,以及对技艺传承的重视。

王世贞

王世贞

明苏州府太仓人,字元美,自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官刑部主事。杨继盛因弹劾严嵩而下狱,世贞时进汤药,又代其妻草疏。杨死,复棺殓之。严嵩大恨。会鞑靼军入塞,嵩诿过于世贞父蓟辽总督王忬,下狱。世贞与弟王世懋伏嵩门乞贷,忬卒论死,兄弟号泣持丧归。隆庆初讼父冤,复父官。后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好为古诗文,始与李攀龙主文盟,主张文不读西汉以后作,诗不读中唐人集,以复古号召一世。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于是天下咸望走其门,操文章之柄,所作亦不尽膺古,而有近似元稹、白居易之作。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 ► 713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