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释
- 谴(qiǎn):责备,贬谪。
- 嗟(jiē):叹息。
- 抗节:坚守节操。
- 忤时:违背时势。
- 薄罚:轻微的惩罚。
- 云龙:比喻贤臣。
- 补衮衣:比喻辅佐君王。
- 珠浦:地名,指广东珠江口一带。
- 洛城:洛阳,比喻京城。
翻译
一封谴责的文书反而使你名声更显,直道而行,无需叹息与世不合。 坚守节操而违背时势,舆论对此深感惋惜,作为孤立的臣子,受到轻微的惩罚,皇帝的心情也显得微妙。 虽然如同鸣马一般离开了天子的仪仗,但最终还是依靠贤臣来辅佐君王。 珍重他年,珠浦的叶子,因风而起,还会向着洛阳城飞去。
赏析
这首作品是王弘诲送别被贬谪的谭侍御时所作,表达了对谭侍御坚守直道、不畏权势的敬佩之情。诗中“一封承谴有光辉”一句,即是对谭侍御因直言而被贬的肯定,认为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荣耀。后文通过对“抗节忤时”和“孤臣薄罚”的描写,进一步强调了谭侍御的高尚品格和皇帝对此的复杂情感。结尾的“珍重他年珠浦叶,因风还向洛城飞”则是对谭侍御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珠浦的叶子一样,虽一时被风带走,但终将回归京城,继续为国家效力。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也体现了诗人对忠直之臣的推崇。
王弘诲
明广东琼州定安人,字少传,号忠铭。嘉靖四十四年进士。选庶吉士,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初释褐,值海瑞廷杖下诏狱,力调护之。张居正当国,作《火树篇》、《春雪歌》以讽。有《天池草》、《尚友堂稿》。
► 513篇诗文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贺曹长公中丞次公大参同拜诰命 》 —— [ 明 ] 王弘诲
- 《 送王仰石太守之任惠州 》 —— [ 明 ] 王弘诲
- 《 墨池清兴卷为琼山少府宋任宇题 》 —— [ 明 ] 王弘诲
- 《 送卢思仁祠部抗疏归田 》 —— [ 明 ] 王弘诲
- 《 登文笔峰 》 —— [ 明 ] 王弘诲
- 《 临溪书院 》 —— [ 明 ] 王弘诲
- 《 说经训儿 》 —— [ 明 ] 王弘诲
- 《 癸卯春日同林宪副许给谏杨邑簿郑冯谢三文学登明昌塔绝顶 》 —— [ 明 ] 王弘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