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
注释
- 青阳(qīng yáng):指春天。
- 素雪(sù xuě):洁白的雪。
- 捲幔(juǎn màn):卷起帘幕。
- 同云(tóng yún):指云层密集,预示着雪。
- 霰(xiàn):小冰粒,常在下雪前或下雪时出现。
- 霙(yīng):雪花。
- 汉扇(hàn shàn):指汉代的扇子,这里比喻雪的洁白。
- 曹麻(cáo má):指曹植的《洛神赋》中提到的麻衣,比喻雪的素净。
- 吴盐(wú yán):指吴地的盐,因其洁白,常用来比喻雪。
- 谢絮(xiè xù):指谢道韫的诗句中提到的柳絮,比喻雪的轻盈。
- 鹅翎(é líng):鹅毛,比喻雪的轻柔。
- 鬖髿(sān suō):形容头发蓬松。
- 旋风(xuàn fēng):旋转的风。
- 梁苑(liáng yuàn):古代园林名,这里泛指园林。
- 阴山(yīn shān):山名,这里泛指山脉。
- 太液(tài yè):指宫中的池塘。
- 宜春(yí chūn):指春天的装饰。
- 银海(yín hǎi):比喻雪覆盖的大地。
- 玉山(yù shān):比喻雪覆盖的山。
- 珠树(zhū shù):比喻树上挂满雪的样子。
- 琼楼(qióng lóu):比喻雪覆盖的楼阁。
- 天低(tiān dī):天空显得低沉。
- 江迥(jiāng jiǒng):江面显得遥远。
- 长洲(cháng zhōu):指长形的岛屿。
- 古木(gǔ mù):古老的树木。
- 塞笳(sāi jiā):边塞的乐器。
- 壑冷(hè lěng):山谷寒冷。
- 秉烛(bǐng zhú):手持蜡烛。
- 当炉(dāng lú):在炉边。
- 卧袁(wò yuán):指袁安卧雪的故事。
- 访戴(fǎng dài):指戴逵访友的故事。
- 膏俱动(gāo jù dòng):指土地肥沃,适宜耕种。
- 三农(sān nóng):指农业、农村、农民。
- 遗蝗(yí huáng):指留下的蝗虫。
- 滞穗(zhì suì):指未收割的庄稼。
- 客兴(kè xīng):客人的兴致。
- 东郭(dōng guō):指东郭先生,比喻客人。
- 酩酊(mǐng dǐng):形容醉酒。
- 纷华(fēn huá):繁华热闹。
翻译
春天正应时节,洁白的雪突然凝结成华美的景象。卷起帘幕,天空显得肃穆,阳光透过窗户只照亮了半边。云层密集,含着瑞彩,空中的雨变成了灵动的雪花。稀疏的小冰粒让人惊讶地先落下,繁密的雪花渐渐增多。雪的洁白能欺过汉代的扇子,其素净不亚于曹植诗中的麻衣。雪花围绕着台阶闪耀,穿过林间斜斜地落下。吴地的盐差不多可以比拟,谢道韫的柳絮转而更应夸赞。夜晚的色彩似乎留住了月光,晴朗的天空惊讶地遮掩了霞光。鹅毛般的雪飞舞着,老人的头发蓬松地落下。在宇宙中舞动,旋转的风转而引起哗然。坐在深邃的讲席上,积雪处书车灿烂。雪势急促地侵入门户,形状纤巧地穿入纱窗。才回到园林之外,又拂过阴山的边际。太液池添了新水,宜春的装饰点缀了早春的花朵。苍茫的银海与缥缈的玉山相连。珠树遍布三千世界,琼楼遍布十万家。天空低沉,青色的山峦消失,江面遥远,白色的沙沉入水底。长形的岛屿上,落雁迷失了方向,古老的树木上,昏鸦点点。细润的雪沾湿了宫草,轻寒的雪进入了边塞的乐器。庭中空旷,饥饿的鸟雀,山谷寒冷,蛰伏的龙蛇。手持蜡烛,能辞别酒宴,在炉边试着煮茶。妆楼情懒,吟阁手频叉。去汉终持节,平淮始建牙。卧袁应有榻,访戴岂无艖。千亩土地肥沃,三农的兆头总是好的。遗留的蝗虫知道没有地方,滞留的庄稼想到盈满的田地。客人的兴致高涨,歌声不如东郭先生。相看时聊以酩酊,不要自夺繁华。
赏析
这首作品以春雪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雪的美丽与神秘。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如将雪比作汉扇、曹麻、吴盐、谢絮等,形象生动地表达了雪的洁白与轻盈。同时,通过对雪景的描绘,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
王弘诲
王弘诲的其他作品
- 《 送南大司成张玉阳加太常领北雍 》 —— [ 明 ] 王弘诲
- 《 外弟周心如鸿胪南归寿母 》 —— [ 明 ] 王弘诲
- 《 嬴惠庵十景诗为邓元宇将军赋莲峰映水 》 —— [ 明 ] 王弘诲
- 《 送仲兄新授光禄南归 》 —— [ 明 ] 王弘诲
- 《 隐居 》 —— [ 明 ] 王弘诲
- 《 送秘书王澄源奉使南还 》 —— [ 明 ] 王弘诲
- 《 海田道中 》 —— [ 明 ] 王弘诲
- 《 春日承郭陈袁王四翁丈邀饮龙津飞云园林 》 —— [ 明 ] 王弘诲